首页

品丝论足优美

时间:2025-05-30 01:15:04 作者:两岸人士齐聚浙江宁波 促数智产业融合发展 浏览量:36933

  中新网宁波5月28日电 (张斌 刘子琳)2025浙江·台湾合作周宁波专场28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启动,吸引两岸企业家及青年人士等近300人齐聚一堂,推进甬台数智产业融合发展提质升级。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张斌摄

  “我们广大台商要坚定在大陆持续发展的信心,做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动者;要勇于创新,做新时代新发展的弄潮儿,抓住大陆发展新机遇、积极融入大陆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来,谱写台商台企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当日公开表示。

  宁波是全国台商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自1989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当地以来,36年间,宁波累计批准台资企业近3000家,实际利用台资近100亿美元。

  来自台湾的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衷核来到宁波定居已有十余年,他受访时表示,在宁波良好的营商环境中,企业实现稳步发展,成长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018年开始,杨衷核积极参与两岸交流交往活动。“我是大陆发展的受益者,我也希望更多台湾同胞能够深入大陆,把握祖国发展机遇,实现人生的蝶变。”

  来自台湾的“00后”大学生阿诺表示,自己目前学习工业设计,是第一次来到浙江,感受到了浙江、宁波发展的成熟,此次活动期间,他还将了解宁波数智产业情况,未来如有机会,希望能够赴大陆就业创业。

  据悉,宁波市已聚焦文旅、展会、青年等主题,积极搭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等6个平台。当日,宁波还开启第十五届台湾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甬台两地相关工商团体和企业签订21个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近27亿元人民币,为加快推进甬台融合发展、宁波数智经济注入新活力。

  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致辞时表示,希望甬台两地企业在科技创新、数实融合、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更紧密的合作交流,携手打造产业共同体。作为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宁波将以最优的服务,提供最好的保障。

  同日,宁波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成立三十周年交流会举行。活动期间,宁波市海曙区、镇海区、北仑区、余姚市还将分别举办甬台产业对接活动,促进甬台精密机械、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新兴数智领域交流对接。

  自2016年以来,浙江·台湾合作周宁波专场已举办八届,开展各类专题活动74场次,历次活动累计签约台资项目82个、签约金额388亿元。(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聆听“山哈”来歌:学术研讨唱响“最炫畲乡风”

在北石窟寺守护了34年的白京平退休了,回望来路,从简单的“守住”石窟,到深入地了解石窟,开始讲解石窟,白京平不仅爱上了石窟,更被石窟所蕴含的文化所深深地吸引,暗暗告诉自己,要尽一切能力把北石窟寺的文化宣传出去、弘扬传承下去,要让来到这里的人们,都以我们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文化而更加自信。

院士专家齐聚重庆梁平 共谋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航班正常不仅关系到广大旅客的出行体验,更能反映出民航整体运输组织是否高效、顺畅,是体现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民航局围绕提升民航运行效率,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航班正常率连续6年超过80%。今年上半年,在航班量同比增长13.4%的情况下,航班正常率达到86.37%。目前处于雷雨季节,也是一年中保障压力、保障难度最大的阶段,民航局已经提前进行了工作部署,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努力减少天气对航班正常性的影响,保障大家顺畅出行。

每天10分钟靠墙站 帮你缓解肩颈痛、改善体态

1944年11月,国民党台湾党部在永安创办发行《台湾研究季刊》杂志,旨在“研究台湾各种问题,加强国人对台湾的认识,并供政府建设接收之参考”。其创刊词的第一句话便是“台湾自始至终是中国的领土”。

民进党当局“去中”又出新招 小动作不断害了谁?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逄锦聚,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学前教育集团总园长、教师安慧霞,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副校长、教师贺来虎,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坚,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教授赵东元,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教师俞正强,安徽省蚌埠工业与商贸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杨梅,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教师刘小清,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校长、教师王旭,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教师农加贵,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张艾平,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教授王学利。

四川稻城亚丁景区通报:8人被终身禁止进入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人才竞争力,有两点在认识上尤为重要:一是不同于商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应是人才在竞争时显示出的能力,而非在竞争中形成的能力。过于强调竞争,会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目的性过强,从而引发视野狭隘、能力单一等问题。而且,过于强调竞争,也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人的竞争力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展现的全面人格、智识和能力等,是非纯粹功用性的,是不同于物的竞争力的。二是整体人才竞争力不是个体的简单叠加,而是多元人才类型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不仅要培养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也要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和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